全部媒體報導

【財訊報導】教授靠物聯網種出AI農產品 背後藏著兩段感人的洋蔥故事

農業和科技結合絕非易事,必須不斷從錯誤中學習,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。林一平說:「最痛苦的是,我如果寫通訊程式,發現不對馬上改,5分鐘就搞定,可是薑黃種下去到收成,就要9個月的時間;換句話說,至少要等9個月才知道方法對不對!」而且以前也沒想過,設備會被雷劈壞,這些都是科技人在面對農業時,必須先有的心理準備。

農譯科技在新竹寶山設有示範農場,也和苗栗縣南庄鄉合作,為當地的青農布建智慧系統,採取契作的模式。林一平認為,物聯網和AI對台灣最大的意義,是留住傳統產業。「我們一直在用智慧技術來學老農的經驗,學到幾成就保留幾成,這樣年輕人就可以接上來」。台灣未來一定要靠軟體,智慧農業科技將來也可望邁向國際。

和農譯一樣,峰漁公司成立的初心,也是以健康為出發點。創辦人劉建伸大學讀的是資訊,但是興趣是生態研究,因此碩士讀的是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,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擔任替代役時,更堅定了養魚的決心。為了學養魚,他去屏東枋寮附近的養殖場當學徒1年多,因為一定要養過「一水」到「二水」才比較熟悉,而「一水」是6~9個月。

劉建伸為了充實自己,還取得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系的碩士。魚的種類繁多,峰漁鎖定的對象是金目鱸,總經理王靜儀解釋,因為這種魚相對好養,還具有廣鹽性,也就是淡水或海水都能養殖;而且澳洲等國外因為自己生產的成本高,也向台灣進口金目鱸。

 
▲峰漁由劉建伸(下圖)設立,採取室內科技化的養殖方式,節省人力又提高效率(上圖)。

分篩有一套 精算魚苗重量

一般來說,養殖有兩大難題。第一是種苗。業者要找到經濟性狀佳的種魚,再配出下一代,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要將成百上千的小魚一尾不漏地,從小就在固定時間點一尾一尾拿起來秤體重、量長度,找出吃得少、長得快的魚,才符合經濟效益,但它向來是一份苦差事。

峰漁和工研院合作開發出魚苗分篩計數系統,把整池魚苗放進去,就會依不同大小分到不同渠道,並計算數量;接上無線路由器,即可成為資料庫和可視化的管理介面,用手機就能掌握多重的魚有幾尾。根據統計,分篩計數自動化後,節省了1/2的時間,正確率更提高到90%,這些數據還能不斷累積和分析。

為魚苗開發的這部機器,也可以當作大魚的分篩機。傳統的分篩方式必須仰賴人力,請多位老師傅下池子圍魚,他們再憑手感決定魚的重量。但這種達人愈來愈少,而且重量也很難精準,到市場就容易以斤兩不足而被殺價,使用機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。

淨化水質 益生菌派上用場

由於養殖地分布區域很廣,合計40公頃,從嘉義到屏東都有,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派人守著現場,於是峰漁也和工研院合作開發出遠端監控系統,可以看到水車是否正常運作、水質好不好、魚群吃餌的狀況等。

第2個養殖難題,則是如何做到無毒。病毒往往讓小魚在2寸多時發病,造成大量死亡。峰漁想到的方法就是益生菌,讓魚吃了含益生菌的飼料,以提升免疫力,而且不像多數業者只在小魚的階段投予益生菌,而是吃一輩子,這樣也可以降低魚腥味。

該公司和微生物發酵廠的夥伴合作研發,透過共生培養,做出包括多種菌屬的益生菌,以提高穩定性。峰漁也把益生菌投入魚池中,藉此淨化水質,抑制一些水產病原弧菌產生。

峰漁同時與水產試驗所合作研發出水產病原快篩試劑,一個5毫升大小的管子裡面有試劑,均勻取樣後滴進管子裡,每12小時觀察是否變色;如果變色,就能知道裡面有什麼菌、濃度多少,飼主再依風險高低,判斷處理方式。它的好處是更快做出判斷,而且也會知道是哪一種病原菌。

不想浪費水資源,又要讓魚的糞便不會影響水質,劉建伸自己設計了一套室內外階段式循環水養殖系統。假設10個水桶、40噸的水全部串在一起,每個桶子都有開關,如果任何1桶有狀況,關掉這1桶就好,其他9桶可以繼續循環。而且益生菌放在過濾系統,因為它在濾材內可以存活比較久。

峰漁除了銷售益生菌、飼料、魚苗等,也瞄準銀髮商機和現代人做菜希望快速上桌的趨勢,銷售多種加工水產品。為了愛魚而投入這個行業,提升效率的同時,劉建伸希望堅持健康養殖的作法,對環境友善,自己更安心。